您所在的位置:首頁>新聞資訊
走路和跑步哪個對膝蓋傷害更大?哪種類型的運動讓人獲益最大?我們往往只知道運動會帶來好處,對這些細節上的問題,卻并不清楚。 走路和跑步哪個對膝蓋傷害大 走路和跑步是很多人運動的首選,跑步對場地和運動設備要求小,簡單便捷;走路比較適合不耐受高強度運動的人群。 如果排除身體耐受力等因素的影響,相同距離的運動量下,跑步帶來的膝蓋損傷是更小的。跑步過程中雖然膝蓋受到的沖擊更大,但是膝蓋的沖擊力變化幅度也大,而且跑步過程中的沖擊力更多的被軟骨承載和釋放。有團隊做研究發現,這非但不會對膝蓋造成損傷,還有助于促進膝關節血液循環,對膝關節健康非常有益。 受運動時間和運動方式等因素影響,相同距離下,跑步時膝關節的受力僅為走路的一半。有團隊通過大樣本數據研究發現,跑步的人更少發生關節炎。 當然,這是建立在正確跑步姿勢的基礎之上,跑步時要注意雙臂前后擺動,用臀部、大腿、小腿肌肉帶動身體前行,步伐不宜過大,跑步時應腳掌先落地。 游泳對關節損傷最小 在所有運動方式中,游泳對關節的損傷是最小的。水的浮力對身體有一定承載作用,也有利于頸椎、腰椎的恢復。不僅如此,游泳在減肥、增進心肺功能等方面也優于其他運動。 不過,游泳對水質有一定要求,游泳前要做好熱身運動,游泳后要做好放松運動,否則容易給身體帶來傷害。此外,有鼓膜穿孔的人游泳后容易導致或加重中耳炎等疾病。 多拍類運動綜合獲益最高 網球、羽毛球、乒乓球等揮拍類運動屬于多人交互類運動,這類運動在進行過程中存在一定不確定性,需要運動參與者手、腳、眼、腦并用,對全身都有很好的鍛煉。而且,多人交互的過程具有一定社交屬性,對緩解壓力,排解孤獨感也很有幫助。 并不是只要運動身體就能獲得受益,還要看運動方式的選擇、運動方法是否正確以及是否切合自身的身體狀況。如果打算長期堅持運動,不妨根據身體狀況從入門級開始,逐漸提高運動的強度和難度,讓身體在不斷適應中不斷挑戰新的高度。

